要解答“无缝方管焊道要求”,首先需明确一个关键概念:无缝方管本身无焊道。
无缝方管是通过“圆管坯穿孔→热/冷轧制为圆无缝管→再经冷拔/热轧整形、定径为方管”的工艺生产,全程无焊接环节,因此不存在“焊道”;仅有“焊接方管”(通过钢带卷制、高频焊接成型)才涉及焊道质量要求。
若您实际想了解焊接方管的焊道要求(或无缝方管后续拼接时的焊道要求),可参考以下行业通用标准(以国标GB/T 3091《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》、GB/T 13793《直缝电焊钢管》为核心),主要分为5大类要求:
一、焊道外观要求(直观可检,核心是“成型良好、无明显缺陷”)
焊接方管的焊道(含内焊道、外焊道)外观需满足:
1. 焊道与母材过渡平滑,无“咬边”(焊道边缘啃咬母材形成的凹槽),若允许轻微咬边,深度≤0.5mm,长度≤焊缝总长的10%;
2. 无裂纹、气孔、夹渣、未焊透(焊道未融合母材的缝隙)、焊瘤(焊道局部凸起的多余金属)等缺陷;
3. 外焊道需进行“修磨处理”(除非特殊约定),修磨后焊道高度不低于母材表面,且不超过母材厚度的1.2倍(如母材厚5mm,焊道最高≤6mm);
4. 焊道直线度:每米长度内偏差≤2mm,避免焊道偏移、扭曲。
二、焊道内在质量要求(需无损检测,核心是“内部无隐藏缺陷”)
针对输送流体、结构承重等关键场景,焊道需通过无损检测(NDT)验证内在质量:
检测方法 | 检测对象 | 合格标准 |
---|---|---|
超声波探伤(UT) | 焊道内部裂纹、未焊透、夹渣 | 不允许存在 “大于 φ2mm 的缺陷”,且缺陷总面积≤焊道面积的 5% |
射线探伤(RT) | 焊道内部气孔、分层、未熔合 | 按 GB/T 3323 标准,一般要求达到 “Ⅱ 级焊缝”(即轻微缺陷可接受,严重缺陷禁止) |
渗透探伤(PT) | 焊道表面微小裂纹、针孔 | 无可见渗透剂残留(即无表面开口缺陷) |
注:普通低压流体用管(如自来水、空气输送)可仅做外观检;高压、耐腐蚀场景(如化工管道)需100%UT/RT探伤。
产品推荐
推荐资讯